

為什麼儀器一定要定期校正?從品質防線談起
儀器校正有什麼用?為什麼這麼多人忽略?
許多人在面對儀器校正時,常會有這樣的想法:「這台機器用起來也沒壞啊,為什麼還要校正?」或是「才買兩三年而已,花那麼多錢去校驗有必要嗎?」
事實上,儀器能開機並不代表測得準。
校正不是修理,而是確認儀器量測是否準確、數據是否可追溯的必要程序。
在生產線、研發實驗室甚至醫療設備檢測中,量測數據的誤差往往決定成敗。
一、儀器校正的重要性:品質的第一道防線
儀器校正的目的,是確保每一次量測結果都能對應到國際或國家標準,維持產品品質的一致性。
若忽略校正,小小的偏差就可能在過程中被放大,導致整批產品報廢或檢驗不合格。
舉例來說:
- 在電子製造業中,若頻譜分析儀的頻率未經準確校正,產品效能可能不穩,甚至造成射頻測試失敗。
- 在醫療器材產線上,若校正失準,成分比例可能偏差,導致產品不符法規標準,甚至喪失認證資格。
這些案例顯示,儀器校正並非例行公事,而是品質管理的基石。
二、不做儀器校正的風險
- 測量誤差擴大,產品品質下降 誤差會隨時間、溫度、使用頻率而逐漸累積,最終導致測試結果偏離真值。
- 無法通過稽核與法規要求 ISO 9001、ISO/IEC 17025 等品質系統皆要求儀器定期校正,若缺乏有效報告,將難以通過客戶或認證機構審查。
- 損害企業信譽與成本 一旦因儀器失準造成退貨或罰款,不僅損失金額可觀,也會影響客戶對品牌的信任。
三、如何正確進行儀器校正?
1. 訂定合理的校正週期
多數企業會依照儀器性質與使用頻率,設定 一年至兩年一校。
可參考原廠建議、法規要求或使用環境狀況,必要時可縮短週期,確保量測穩定性。
2. 選擇具備 TAF 認證的校正廠商
有認證的校正實驗室能確保量測結果具追溯性與公信力。
例如具備 TAF 認證的實驗室,不僅符合 ISO/IEC 17025 標準,也能出具可被國內外客戶接受的正式報告。
3. 建立儀器校正紀錄與追蹤制度
每次校正後都應妥善保存報告,並定期檢視是否有「數據漂移」或「逐年誤差增加」的情況,以提前預防潛在風險。
四、結語:儀器校正是品質與信任的防火牆
一台未經校正的儀器,就像用歪掉的尺量尺寸,看似差一點點,卻可能造成巨大的品質落差。
定期進行校正,不僅是遵守標準,更是守護企業信譽、提升客戶信任與確保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關鍵。
若您正在尋找專業且值得信賴的校正服務,全測儀器實驗室提供多種測量儀器的校正方案,符合 ISO 標準、報告齊全,並能依不同產業需求提供最合適的建議。
讓校正變得更簡單,讓數據更安心。
如果你正在尋找專業、值得信賴的校正服務,全測儀器實驗室提供多種測量儀器的校正服務,符合 ISO 標準、報告齊全,還能依照不同產業需求給你最適合的建議!
歡迎聯絡我們,讓儀器校正變得更簡單,數據更安心!




